巷子深处隐隐有犬吠声传来,一声接着一声, 直到有带着浓厚睡意的声音不耐烦地喝止了两句, 方才停下。
张存缩着脖子缓慢地挪动着脚步, 饶是到了夏天,这样雨后的深夜依旧带着寒意,风吹时刺得骨头缝中发疼。同行的李典也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 耸拉着眼皮,不时打着呵欠。
两人的身量都不算高,面色黑瘦, 带着风霜, 早已花白了头发,走路时习惯性地半躬着身子, 半垂着眼睛, 像是一个模板中塑造出来的那样, 一样的迟缓而谦恭。
上古时期人们靠打猎和采摘野果生存,多以穴居的方式生存,在居所内外燃起篝火,便是最简单的避寒和抵御凶猛动物的方式。兽皮和树皮也便成为了人们衣裳最主要的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的人们学会了蓄养动物,甚至拣择出能够栽种的植物,并进行了一代又一代的改良。
于此,人们便产生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明的不同。
人们在平地上建造起房子,脱离了穴居生活。平整了土地进行耕种,摆脱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惯。却也因此失去了兽皮的获取渠道,皮草逐渐成为了达官贵族的专享,百姓们则多以麻织的布匹裁成衣物,在其中填充芦花等收集来的填充物御寒。
随着造纸术的发展,纸张的质量越发上乘,成本也逐渐减低,能够为一般人所接受。张存等人此时穿着的纸衣,正是由此而来的,随着走动和手上的动作,不时作响。
听到这一阵声音,其中一户人家的院门被打开了,一个男孩探出头来,眼神灵动,咬着手指,看见张存过来,忙欢天喜地地叫了声:“张叔!”
另一只手从门缝里伸了出来,拧住男孩的耳朵,一个眼底带着青黑的妇人也钻了出来,神情萎靡地往外望了望,一手仍不忘推着男孩进去,笑眯眯地招呼道:“张家大哥好。”
张存朝她点了点头,停下了脚步,李典知道他的意思,便朝张存和那妇人各点一点头,自己仍慢慢敲着梆子往前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