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桑语一回生,二回熟。有了在双鹅村雇人建工坊的经验后,在余宁城重操旧业就容易许多,依葫芦画瓢,复刻一次即可。
出乎她意料,织造府的文书下来得还挺快。不由得感叹,大城市行政效率就是高,比双鹅村办事快多了。
小小的铺面很快开张,店铺牌匾还是由初七题字,依旧叫桑语丝织。
这个店铺大约十平米,在整条绸缎街里,非常不起眼。
大绸缎庄的铺面,甚至直接就是两三层楼高,连卖布带成衣定制,服务十分高端到位。
赵桑语的店,可谓夹缝中求生存。
但一个多月的试营业下来,居然真的生存下来了,且收入还不错,至少能覆盖店铺租金。
毕竟赵桑语的布匹定价比大店铺低,哪怕是余宁城,小老百姓的数量依然不少,大家买东西还是会追求性价比。
赵桑语的店里也没另外雇人,谁有空谁就看店,节约下的成本都能用来压低布的价格。
赵桑语清点这个月的收成时,发现个规律,但凡是初七看店,当天流水就高出一大截。谢林春看店,也能涨点儿。
至于她和田大力看店,就没这个效果。
赵桑语摇摇头,笑道:“天下女人皆好色,你俩往店里一杵,比什么吆喝都好用。干脆,你们去看店算了,在家里呆着,浪费人才。”
初七侧身,看看账簿,道:“也可以啊。”
赵桑语惊讶,“我只是开开玩笑罢了,你还真愿意啊?你不是最讨厌出卖美色吗?”
初七倒是淡然,“这不一样。给自己家里招揽生意,自然没什么。你又不会任由别人欺负我,我们家是正经营生,又不是开青楼。再说,很多店铺,都是相公们守着。他们可以做,我也没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