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卫无忧正挽了袖子,在树下教着庄户们使用一种新型收麦子的工具。
这东西长相很奇怪,它用一个长长的右木把手,链接起一个大竹编筐,另外的左把手则用细绳连结在长刃片刀的竹筐侧。
这两个木把手,卫无忧称之为“钐子”;
而整个工具,则被后世的关中、山西等地农民称为“钐镰”。
这是一种使用了上千年的割麦工具,比起镰刀效率高出不少,直到后世,在许多现代农业割麦机无法工作的地方,还有农民使用着这种农具。
卫小四觉得它制作简单,上手虽然有些慢,但只要学会了,便能体会到大片大片收麦子的快乐。
小萝卜丁耐心演示讲解着:“你们看,使用时,只需要将这个钐子放在身体右侧,右手握纯把手的一边,左手拉绳那一侧,用力向左一抡……”
萝卜丁劲儿太小,压根没能挥舞起这个相对于他来说的庞然大物。
众人善意笑着:“小公子,我们能听明白,您不用费劲,伤着手了可咋整。”
卫小四不好意思笑着:“那大家就意会一下,反正这个东西一抡,靠着惯性那股力,就能让钐子呈弧线将一片麦子割下,然后都给倒在竹筐里。这时候,咱们把钐子反方向往身体左侧抡,抡到空地上停住,割下的麦子倾倒在地上,再割下一轮。”
他讲的很细致,农户们完全都能听的懂,一个个领了新发下来的钐镰,便
开始慢慢试探着在田间做活起来。
初时,他们还觉得有些难。可是农户们力气大,耐力又足,常年泡在田埂上,叫他们对农具的适应性都变得很强。
没一会儿,许多农户就摸到了窍门,兴高采烈互相分享着,加快了速度。
刘彻默默围观了一会儿,见霍光与南风发现了他,还特意比了个手势,叫他们噤声不要打扰。
卫小四自然是最后一个察觉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