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前辈留下的实验论文中一致,三叶虫的基因编码解析出来的仍旧是残缺不全的,缺少的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数列,这份数列决定着进化的方向,又或者说是能够从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的环境适应及自身进化部分,只有这部分的基因序列是缺少的,不会是现在技术不足,只是单纯的缺少。
目前已知的化石群落中,没有找到任何一例完整的样本。
虫子会变成人吗?
鬼使神差地,脑子里冒出了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在“亲眼”见到过物种形态的改变后,即使是她也还是忍不住往这种方向去猜测。
于是她调取了一份人类的基因样本,又是漫长的计算后……
结果显然是不匹配的。
……果然还是她过于异想天开了吗?
怀着试一试的心态,她又把保存的鲸的基因样本全都拖了进去。
看着只能ai又在计算,无数的错误结果像是牛皮广告一般地不断弹出来,红色的感叹号充满了界面,似乎就算是ai也不能理解这有些过于阴间的搭配,大有一副再报错就直接罢工的既视感。
明江叹了一口气,正准备打消这个想法,却没想到手在刚触碰到屏幕的一瞬间,不断弹出的红色感叹号却被清除了。
上面【匹配成功】的几个大字,像是在嘲笑着科研者之前所有的努力。
第8章 chapter08
科研界有一种说法,是说生物的进化是无数次巧合之中的某种必然。
生命的进化从来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对于生命的进化原因解释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换个理解方式也就是说,生命的进化取决于对自然的适应和选择,无论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竞争也好,物种与环境之中的竞争也好,最后活下来的,一定是适应了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