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完全是他个人对书屋的投资。
“季老板,你看看。”王叔在旁边殷勤道。
季旬只好点点头。
管了七八年公司,只要对方一有问题就能看出来。
季旬在这看合同。
骆柒杨就看他,似是从头看到脚,怎么看都看不够。
其他几人也十分耐心,一直在旁边静静等着。
半小时后,季旬将几张纸阖起来,“我虽然懂法,也能感受到你们的诚意,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我们还需要在商量一下。”
话音刚落。
一旁的王叔就要想站起来。
“需要几天。”骆柒杨看着季旬,“自书屋扩建以后,除开必要成本,你们还增加了吧台和咖啡馆,不仅是物料,人工成本也翻了一倍。”
“换句话说,如果都想做好,还是需要聘请专业人才,不可能一人当几人用。”
“在这种情况下,接受投资是想把书店最大,又或者说留住原有顾客的最好方法。”
短短几句。
直戳痛处。
季旬不得不承认,对方说得对。
但是……
“抱歉,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
“没问题。”骆柒杨仍旧看着他,“多久我都等得起。”
人走以后。
王叔有些着急,“季老板,这么好的机会,咱可不能就这样放弃了啊。”
这个机会固然是好。
但动机实在太过明显。
季旬揉了揉太阳穴道:“王叔,这笔投资确实难得,但我们不清楚对方的底细,贸然答应有些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