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最后寒暄两句,陆尚赶着去塘镇,姜婉宁也回了家。
只是陆尚就怕再发生贼子入户的情况,从塘镇来的几人中挑出两个,能做到管事的,皆是能叫他们放心之人,眼下叫他们留在府城陆家,也算保护姜婉宁的安危了。
然而半月过去,塘镇再未送来任何消息。
姜婉宁一开始只是从家中等,后来街上安稳了,她就去城门口等,有时粥棚的官兵忙不过来了,她便过去帮忙搭把手,顺便探听两句城外的情况,以及有无车马入城。
一天天过去,她的心绪越发浮动起来,直到半月之期过了三天,还不见任何有关塘镇的消息,姜婉宁终究还是走到击鼓鸣冤这一步来。
第68章
大灾之下, 衙门每日击鼓鸣冤者与日俱增,或为状告邻里乡亲,或为家中亲眷求一庇护, 又或者是怀疑城门施粥官兵中饱私囊,也要来求郡守大人探查一个清楚。
郡守不忍叫百姓生活雪上加霜, 便免去了这段日子的杀威杖刑,无论什么冤情或诉求, 尽可以在击鼓后找师爷登记记录,待他空闲时再做处理。
若是实在着急的,也可以等在衙门中, 只是郡守大人近来常在外奔波, 下到底下城镇视察的情况也是常有, 碰上不巧的时候, 等上三五天也不一定能见到人。
姜婉宁早就打听清楚了情况, 击鼓见了衙门留守的衙吏, 讲明来意后, 又被带去后头等候。
也是她运气好,她只在衙门等了一天,当天傍晚就等到了衙吏的传唤, 听说是郡守大人才从城外灾民营回来, 沐浴熏香后便来处理冤案惨案。
衙吏又按照先后时间给等候的百姓发了号牌, 待郡守处理完私事后,就会传人入衙门后的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