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婉宁说清了情况,看大家还要讨论,便也没赶人,她看陆奶奶帮忙招呼了半天客人,忙叫她回房休息,她则给大家倒点水。
在她给大家伙递水的时候,总有人拦下她问问题。
“我家大宝今年十四了,只在家帮我和他爹干活,还没个正式工,像他这个年纪,我能送他来吗?”
“自然可以,主要还是看孩子和您的意见。”
“那夫人,我有个侄子不在咱这边住,他能来吗?”
“可以是可以,不过我这边不管饭也不管住,他得考虑好食宿才行。”
“还有风娘家的仓房,用不用我们大家伙先凑凑钱,提前定下来呀?”
姜婉宁一拍脑袋:“哎我竟忘了这事,忘了给大家说了,仓房的事也不用大家操心了,无论是租还是买,这笔钱也由我家里出,等全都安排好我会通知大家的。”
有那精明的掰着手指头一算——
这女夫子半日课只要两文钱,就算能有三十个孩子,这一个月下来也不过二两银子,一年也将将二十四两。
而这二十四两又要租仓房,又要买纸墨,当真不用倒贴钱?
任她怎么算,也算不出姜婉宁有丁点儿的赚头,能满足这一院孩子的日常笔墨都算是好的了。
这人越算越是咋舌,也越发坚定这女夫子是个实诚人,把孩子送来她这儿念书,准没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