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云影点了点头,不紧不慢的迈步走进里间。
这家天下粮铺是褚天光母亲留下的产业之一,寓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切不可贪心违背道义。
当年褚天光外祖家就是从粮食开始发家的。曾经有一年闹粮荒,外祖不仅把所有的存粮都拿出来捐给朝廷,还千里迢迢的去岭南那边收粮转运过来,朝廷感念于祖父的大义,赐了一块“忠义在心”牌匾给祖父,还把祖父召之入籍内务府,御封为“皇商”。
从那之后,外祖父的生意越做越大,到他母亲这一代,祖父只有她一个女儿,旁人对这么大的基业不免垂涎欲滴,虎视眈眈。
这时候,在武安侯出现了,在好几次无意间的偶遇下,互相认识了。有一次武安侯帮他母亲赶走骚扰她的无赖后,不谙世事的母亲对武安侯芳心暗许。
而为了避免日后因财生祸,祖父通过武安侯跟先帝交了底,把大部分的家财通过捐给了朝廷,希望他百年之后,朝廷能庇护他的母亲。于是先帝御赐了忠义县主的称号给母亲,并赐婚两人。
时过境迁,岁月匆匆,谁又能想到,最是薄情寡义的却是当年信誓旦旦,海誓山盟的枕边人呢?
粮铺的后是一处四方回字形格局的二层小楼。走过影壁后,中央天井中有一方水池,里面养了几尾活泼的金鱼,时不时的蹦出水面,溅起朵朵水花,阳光从四方的墙上倾泻而下,将尘世的喧嚣都隔离在外。
鱼云影爱死了这样的岁月静好,生机勃勃。即便趟过黑暗,她心里仍旧向往阳光。
二楼上房里,正面摆着一张雕花书桌,两旁放着会客的椅子。墙上挂着字画,古色古香。
“世子,最近我们店铺里的粮食卖出去很快,有些品种的米都卖完没存货,我们要不要再从京城运一批过来?” 粮铺里管账的管事正在跟褚天光汇报。
“什么时候开始紧销的?粮价上涨了没有?”褚天光觉得事情有些蹊跷,放下手里的账册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