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笙则开始准备馅料。红豆昨晚就用水泡上了,陈秀云一起床就装进甑子里蒸着。月笙掀开盖子瞧了瞧,还有些硬,便又添了把火继续蒸。
如此一来,他就只能先炒芝麻和花生了。还好煮艾草的锅还空着,洗刷一下就能用。
“有什么要帮忙的?”李轻舟喂完后院的牲口,也进了灶房帮忙。
月笙正专心致志地翻炒锅里的芝麻,生怕自己一错眼给炒糊了,闻言头也没抬地回:“你舀几碗面粉和点面等会儿好炸馓子吧,就跟你擀面条一样,记得打几个鸡蛋在里边,炸出来味道更好。”
擀面条李轻舟还是会的,也没再多话,径直去拿了木盆准备和面,只是轮到调味时,他有些拿不准量,端到灶前让月笙加了盐,才回来继续揉面。
等月笙把芝麻、花生炒熟捣碎,出去买豆腐的兄妹俩也回来了,两人还折了一小捆新鲜柳枝。按着习俗,清明这日是要插柳、戴柳的,寓意着驱邪祛灾。
月笙便没让两人在灶房帮忙,遣了他们去把柳枝插到各个房门上,顺便再编几个柳环,等会儿出去扫墓好戴上。
豆腐都买回来了,月笙也没耽搁。麻利地把豆腐切了,又切了些腊肉丁,混着一起炒了。
面皮和馅料都准备好之后,就要包青团了。青团包起来并不难,取一块面剂子,在手中捏成圆饼状,放上一团备好的馅料,再用虎口轻轻一捏,最后糅上一揉,就能得到一个胖乎乎、圆滚滚的碧绿团子。
这边儿青团刚上锅蒸上,另一口灶就已经生了火烧着热油,准备炸馓子了。陈秀云和李轻舟两人在一旁擀面,将面团搓成细长条,然后一来一回绕成团放进热油里。月笙则拿着长木筷,将馓子在锅里翻面。
等馓子炸完,青团也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