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云一边撕玉米叶,一边叹气,“哎,可惜了啊。这玉米都已经在长粒了,过段时间就该长满了。”
月笙看了看堆成一摞摞的玉米,大部分都已经长了一半的粒子,就是还很嫩,一掐就出水。他想了想,便跟陈秀云商量:“娘,我看这玉米粒儿结得还挺多了,煮着吃也吃不了那么多。不如把玉米粒儿削下来磨了,包些粑粑。”
“也行,家里倒有好多年没包过玉米粑了。”老百姓种的玉米都是要等到叶子枯黄,玉米粒儿都变硬了才会收回家,磨成面后再做粑粑或者蒸饭、煮糊糊吃,这样的嫩玉米是舍不得吃的。也就只有玉米倒了、断了,没法子再继续长了,才会弄回家包粑粑、煮汤或者直接水煮了吃。
“包玉米粑要桐子叶,但是我不知道哪里有。”
“重山知道,让重山等会儿去采就成。你就别去了,省得又被蚊子叮了。”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月笙皮肉嫩,比较招蚊子,反正陈秀云瞧着月笙脸上的红肿块还是有些吓人,而且不止是脸上,胳膊上也有,只不过现下被袖子盖住了见不着。
月笙也觉得无奈,他从小就比较招蚊子,听了陈秀云的安排便也没多说,应了声好。
李重山去了外面采桐子叶,月笙就和陈秀云在家剁玉米杆子。这个玉米杆子还很嫩,剁得细细的和麦麸拌了拿来喂鸡鸭正好。
等李重山采了桐子叶回来,他们也剁得差不多了。于是几人又分工开始洗桐子叶、削玉米粒。
“呼,先这样晾着吧,”月笙把最后一盆玉米粒搬进灶房,“玉米粒还得泡泡,家里也没磨,还得去坝子上。今天就算了,明天我们下摊儿了回来再做。还得砍些肉做馅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