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如青挣脱开了被稚景握住的手腕,大步退后,冷声反问,“你怎么跟来了?”
纵使外面嘈杂,但言如青不至于连有人进屋也发觉不了。稚景就这样宛如鬼魅一般飘到了他身后,心中顿时激起一阵胆寒发竖。
从见到稚景的第一眼他就有预感,比起人,稚景更像是披着人皮的精怪。
“言公子,我知道你救下颜筠谦的事,你是他的……”稚景不恼,丹红的指甲轻扣脸颊,佯装思索道,“师父,对吧?”
“姑娘既已经知晓,又何须再来问我。”
言如青步步后退。他一边出言吸引稚景的注意,另一边背在身后的手已经摸索到了案上的青玉花瓶,牢牢握在了手里。
“您可误会我了,我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来加害于您呀。”稚景一眼便看穿了言如青的意图,“必应娘娘只叫我来关照小少爷,和您没关系。”
“你要杀颜筠谦?”言如青的警惕并未放下分毫,“必应娘娘到底是什么?”
“我可没说过要杀谁。”稚景慢慢走到桌前,拉开木椅自顾自地坐了下来。她的声音不算清脆温婉,反而低沉得更显了些蛊惑人心的意味,慢条斯理地将必应娘娘的事娓娓道来。
凤鸾国的帝业存续已三百年有余,谈不上国富民强,却也不至于民生凋敝。这一切都仰仗皇室诚心向神灵祈求国泰民安——最终求来了必应娘娘的庇佑。
皇室为此特地修建了“听珠阁”作为供奉必应娘娘的观宇,年年香火鼎盛。听珠阁少有人出入,大多只有必应娘娘的指示传出,被称为“神谕”。
神谕有时是预言,有时伴着物件,屡屡都能助凤鸾在困局中化险为夷。
无人知晓祂到底是不是真的神灵,也不知道所谓“神谕”是不是有人在故弄玄虚,因为真正能回应众人的只有听珠阁正门一尊必应娘娘的千手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