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所说的旧方法就是站在我们华夏前人的肩膀上总结出的技法。”
说着江言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瓶子对着众人展示。
“这里面装的就是我用于拼接这件唐三彩的东西,它的名字叫鱼鳔胶。”
“鱼鳔胶直到现在还被我们华夏的木匠使用着,它和木制品的结合就是天衣无缝,不仅因为它的强大粘接力,还因为它和木材有同样的天然特性。”
“冬去春来,气温变化,木材会有相应的热胀冷缩,而鱼鳔胶也有这样的特性,这就保证了即便是在凝固之后,它也可以和木材共进共退。”
说到这里,很多专家都已经上前来观察那个瓶子里的胶水,并且纷纷提问。
“可是瓷器的特性和木质不一样,再加上一些残缺部位……”
闻言江言点头:“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第二个点,那就是填充物。”
“我使用的的草木灰和金丝楠木木屑混合的填充品,再经过打磨后,就可以很好的固定。”
“不过这个草木灰也不是简单的草木灰。”
“草木灰是我们华夏历代高温釉中不可缺少的原料,没有草木灰就无法成釉,才有“无灰不成釉”之说。”
“但是不同植物种或同植物不同年龄,亦或不同生长地区,其烧成的草木灰成分都有差别,甚至同一棵树的干、枝、叶、皮烧成的成分都不同,所以这里面的门道很多,今天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说明了。”
“至于我这次使用的草木灰配比,大家可以看我的工作日志,上面有详细说明。”
江言这一席话让在场所有外国专家都震惊了,他们一直以为华夏的修复技术是落后于世界的,毕竟现在在文物修复领域一直是以西方那套修复理念为主流的。
所有修复技术都是在往更新更高科技方向迭代,可是江言居然是在向着他们华夏悠长历史里寻找。
这就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大国的底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