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钰今天来,就是想问一问他们需不需要书。只要给一些粮食,他就可以把外祖父和傅青山珍藏的书借出去。
如此一来,他得到了粮食,并且得到了其他人的好感。而需要书的人则得到了读书以及抄书的机会,可谓是双赢。
当然了,为了避免发生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的惨事,他先找了傅文成这个族长,然后又点明了只借给村里的人。
这种情况下,出意外的几率就很小很小了。
傅文成却没他想得那么多。
他也是读过书的,还跟傅文钰的爹傅青山做过一阵子的同窗。傅文钰说的这几本书他也听说过,对考秀才是有帮助,没想到周秀才死后竟是留给了傅青山。
若是傅文钰想要卖,他估计舍不得全部买下,但如今傅文钰却说只要给一些粮食就可以借来抄一份,傅文成顿时心动了,毕竟他的儿子过几年也要考秀才了。
傅文成马上道:“那文钰你准备收多少粮食?”
傅文钰道:“最少是一石,或者是三百文。”
一石就是一百五十斤,市价三百文左右。可不要觉得很多,因为一个成年男子一年就要吃掉三到四石粮食。
根据原主的记忆,傅家村这片地方风调雨顺的话亩产大概是两石,一年也就四石。他的四亩地租出去一年能收到的粮食差不多就是这个数,这么点粮食一家人想要顿顿吃饱那是不能的。而如果一年能借出去两三本书,那三个人就饿不死了。
所以他才带了两本书出来。
傅文钰觉得自己提的这个价格并不贵,因为他刚刚说的那些书,如果单独去买的话,每一本都不会低于二两银子。而为什么不提更高的价格,当然是考虑到毕竟是同村人,而且他将来继续读书的话,也需要一个请教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