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浚露出一个微笑:“眼熟我的人多,你去了,他们不一定卖给你。”
谭浚说的是大实话,他走街串巷这一年,囤积的人脉遍布各个家属院和大街小巷。
大爷大妈们可喜欢他了,别的收废品的人串到谭浚活动的区域,根本收不走什么东西。
眼红都没法眼红,谁让你不是全国高考状元,没上过国家总台,没给国家捐过文物呢。
谭浚的名字已经和大禾方鼎绑在了一起,博物馆里,有关于大禾方鼎的介绍,最后一句是:由1984年全国高考状元谭浚捐献。
每年都有一位全国高考状元,但谭浚的名字,注定要被人记住很久很久。
因为他懂得利用自身资源。
今天,谭浚的生意依旧特别的顺利,转两条胡同,就把那辆破三轮装满了。
谭浚要把这车拉回回收中心,然后再出来一趟。
谭浚骑着三轮车出胡同,刚骑到胡同口,就碰到收废品的同行了。
“嚯!收获不小啊您。”
同行是冤家,跟谭浚说话这人,年纪和谭浚差不多大,黝黑精瘦,一双单眼皮的眼睛芝麻绿豆大,说话时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谭浚的那车废品,仿佛在看自己的货一样。
伸手不打笑脸人,谭浚朝这人点点头,就要继续走。
小眼睛男人却跳下自己的三轮车,拦住了谭浚的去路。
“兄弟,您这车东西卖不卖?”
小眼睛男人说话带着“您”,只是因为京城本地的说话习惯,他语气一点儿也不客气。
谭浚看一眼小眼睛男人三轮车里的废纸,点点头说:“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