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张画不是画在纸上的,而是绢本,绢本上画有花朵和人物,但因为绢本主人保存的不好,夏小芹只能模糊看到画上有人带着幞头,而画上的花,夏小芹实在分辨不出是牡丹还是芍药。
幞头在隋唐时期是非常普遍的“乌纱帽”,但其他朝代也有带幞头的人,夏小芹对文物丝毫不懂,无法判断这半张绢本画是什么朝代的东西。
夏小芹把那本夹着绢本画笔记本单独拿出来,翻开封皮,第一张上写着书本主人的名字:“唐晓月。”
夏小芹又翻了半本笔记,总算在里面找到了有用的讯息,这本书的主人是市三中一班的学生,而她在市三中上学的时间是四年前,这也就是说,如果她没有坐级,那么她已经从市三中毕业了。
张菲菲就是市三中的学生,如果唐晓月坐级了,可能和张菲菲是同级的同学。
夏小芹想到这点,决定先把这本笔记单独放在一边。
夏小芹先把其他的学习资料用绳子捆好,绑成两摞之后,还特意用旧床单又包裹了一番,这样提着上下火车就不担心学习资料会散架,旧床单还能封住学习资料的轻微霉味儿。
做好这些,夏小芹拿着那本笔记去了西厢房。
张世光正在做饭,看到夏小芹来了,忙道:“还有两个菜没炒,你再等等。”
“张叔,今天星期四,菲菲学校这星期放假吗?”
“不知道啊,可能会在周末的时候安排考试吧?”张世光见夏小芹露出失望的神色,便问,“怎么了?你找菲菲有事儿?”
夏小芹把唐晓月的笔记本拿了出来:“我在废品收购站买到的学习资料里有个笔记本,里面夹了一张看起来比较贵重的绢本画,我不知道卖它的人知道不知道这个,想把东西还给她。这个笔记本的主人在市三中上过学,所以想问问菲菲认不认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