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公知大部分都有一定年纪,见识过国家最穷的时候,文化自信不行。
偶有接触外国人,知道外国人的行事方法,难免会对国人做一些比较,偏向国外的人也有不少。
众人交头接耳,有人说:“我看这个行,那些公知现在掌握着媒体,我们没有办法。之前不是还出了篇华夏和外国小学生对比的报道吗?”
那篇报道,在座的人都看过。
上面先提出一个问题,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零,问所有学生那上面是什么东西。
华夏的小学生无一不回答一个零。而某资本主义国家的小学生则是回答鸭蛋、字母o等,比较具有想象力的回答。
从这个事件引论华夏和某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小学生的对比,说华夏的小学生只知道刻板的回答问题,丝毫没有创造力。
而某资本国家的,小学生的回答独具创造性,每一个都不同。
作者表明华夏的小学生太过刻板,没有任何创造力,国之堪忧。
媒体圈刊登出来后,不少人追加发言都在说,华夏需要改变教育体系,吵着教育改革。甚至还有人痛批国内的一切。
说到这件事,有人开始叹息:“他们就知道一味地批评我们的小学生,就不知道我们小学生也有好的地方?”
“比如我们的小学生基础知识可扎实了,而且勤劳肯干,现在的对比又不能延长二十年,哪知道我们的小学生长大后一定比不过其他国家的小学生?”
一群人骂骂咧咧,又说到想要拿钱收买那些公知,至少夸一点我们国家好的地方,可惜那些公知,骨子里清高,偏偏不接受钱财。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媒体,于我们而言是劣势,所以能打入进去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