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啊,”叶星河传达妹妹的意思,“若是想成名或是光明正大,便可以留下身份。若是有一些担心,可以直接匿名投稿,对外只用笔名,至于稿费银钱,自己或者派人拿证物去取就行。”
这也是为了消除不同人的不同担忧,叶云舒在逐渐改变投稿规则。
楼神行这才放心了。
正如叶云舒所说,如今明星学院的名气已经大了不需要做广告,就有人追着人是否出了新品,是否要开新的馆。
没几日,整个汴都都知道明星书坊搞事,不,是正式营业了。
第一次营业就是和大事有关,大家对这个汴都周报十分好奇,一边觉得上边刊登下国家大事挺好,一边又觉得到底什么样的文章有资格刊登。总之,好奇得不得了。
这个时候,大家都处于一种犹豫不决的心态。想投稿,又觉得自己不够资格,同时又不清楚,到底什么文章能够被选中呢?这可是官家都允许的开办的报纸啊!
千呼万唤中,第一期汴都周报开始对外售卖。
一大清早,就有人在书坊外排队,有走夫贩卒,有读书人,有富贵人家的厮儿,还有一些出门买菜的大婶们。
各行各业的人都很关注第一期汴都周报。
很快,散发着墨香的报纸就到了大家手中。
这报纸和现代的比起来,稍微小了那么一点,可刊面还是挺多的。入手的触感很不错,可以感觉到用的纸张的质量不错。墨的味道也很特别,似乎加了淡淡的青草,很清新的感觉,不会让人头晕。
大家拿到报纸的第一件事,就是飞速的看向第一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是太子写的,应官家的要求,必须用真名。怀着复杂的心情,太子用无比严肃的口吻写了关于官家今年的一些政策问题。
这个政策主要是和农耕有关,因为土豆红薯等的大获成功,又不是特别的吃地力,因此朝廷扩展种植的面积。可担心有百姓有一些陈旧的想法不愿意,便出台了一个政策。愿意种植土豆红薯的农户可以减免一定的税额。当然了,又不允许农家将所有的耕地都用来做这些。此外还有向日葵、油菜等的种植。其中还提到了甘蔗和甜菜,也表明今年朝廷会和明星学院合作,给大家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