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这件事,的确是最近普及起来的。毕竟火锅样子好看,味道还好,有些文人吃醉了诗兴大发,挑挑捡捡后,留下了不少名作。
叶云舒看准时机,乐意将这些诗作写在屏风上,专门放在大堂或者雅间。
此外,给新品取名写诗也成了风气。
而一旦出现了更好的作品,原来的屏风就会被撤下来。久而久之,明星楼的屏风就成了大家比较的舞台,很多文人受到刺激,没事就来写诗一首。
还是那话,这个朝代,文人的地位很高,不管哪个阶级,都喜爱向往文人。文人喜爱的,他们也喜爱。
明星楼的火锅能够风光这么久,得益于文人。反过来,文人也受益,比如,更多的百姓知道了他们。偶尔勋贵来吃饭,看中了谁的诗还会下帖子,没准就将对方招为了清客。
在科举不容易的时候,成为有权势家庭里的清客,也是出路,指不定哪日就入朝为官了。
这心照不宣的互利互惠,没人揭穿,以至于现在明星楼出事,有百姓就开始怀疑那些文人了。
卖小饰品的那个不赞同这个观点,“跟文人没关系吧?他们不也受骗了?一群只会读书的人,怎么会知道汤底里有忘忧草呢?”
卖菜的则是意味深长笑了笑,“这可未必哟!”
类似的言论发生在大街小巷,很多就有好事者去了明星楼,将这儿围得水泄不通。
因为还是清晨,酒楼才开张准备需要用的食物,没多少排队的人。
但人传人后,来看热闹的人还是到达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数量。
今日轮到李父来明星楼当值,此刻发现百姓围堵,而府衙的人过来后,有些慌神。
但好歹,他是见过世面的,一边让人去找叶云舒,一边向府衙的人打探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