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辰冷哼,“哼,她也只会发些善心了,否则白白读了那么多的书。”
判官笑了笑,不戳破好友的口是心非,毕竟没有哪家的父亲会放任家中女儿读圣贤书而非学习刺绣厨艺等。
“实则,我更好奇的是‘以工代赈’这个救灾的法子,简直是闻所未闻,却惊为天人啊!”
这就要从这批流民的特殊之处说起了。
南方水灾之后,因部分官员不利,田地一时半会又救不回来,导致不少灾民流离失所,一路往北走。途中,他们不可避免的就会经过一些州府,其中不乏有些州府的官员清廉为民,愿意救助他们。
可这些州府的力量始终有限,而城镇里的人口也到达了饱和的状态,只能够留下一批人,余下的继续往北。
再者,有些州府并不愿意救助灾民,却愿意留下那些青壮,甚至愿意让他们入户。以后这些人就算这个州府的劳动力,哪日朝廷征调,他们也就有充足的人口,避免良田会毁。此外,青壮总是能够找到事做,有口饭吃,有的勉强可以养活家人。
便是一路向北后,到达国都之后,只余下一些或是被家人舍弃,或是不被州府接纳的老弱妇孺了。
其他州府需要考虑到劳动力的问题,汴都自然也需要考虑,否则,他们救得了这些人一日,救不了一世。而库房里的粮食也根本没法长久的支撑下去。
当前,就有一个问题,马上就要入冬了,汴都之内琐事繁多,衙役每日都很忙碌,根本抽调不出人帮助这些灾民搭建棚子。
叶云舒隐晦的提醒了这个便宜父亲,所述之法就是以工代赈。
还有些力气的,都帮忙运送材料,参与搭建。实在没力气的,就帮忙做饭或是为入冬缝制衣衫。
恰好城东那边要动土木修佛塔,人力是够了,可吃饭等问题不好解决。便是叶明辰从中调节,借用一些青壮去搭建棚子,反过来,这些灾民需要为修建佛塔的人做饭洗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