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

原本的命轨当中,他会着意扶持张笙,除了因为张笙跟傅余容成亲没几年就考上以外,还有就是因为张笙给人的第一印象着实很好。

现在张笙功名必得等到下一科,两人财务开始窘迫,都说遇到事情的时候最可以看出人品,傅余容的表叔知道自己侄女跟侄女婿都到了京,偶尔关注一下近况是人之常情。而且之前傅老爷也有跟这位表哥打过招呼,说自己拿了他的名头出去用(但不好使)。

既然打了招呼,那张笙跟前妻之间的纠葛自然就瞒不住了。还有就是傅余容使得那些小心计,也让御史大人有些厌烦。

现在还被王家三郎亲手判了延迟科考,那以后这位侄女婿自然就无需多费心神了:简直不知所谓。

张笙此人的确是会读书的,或者说能够找到一个举人作为启蒙老师的确是幸运的,叶夫子的学生比起其他秀才少走了很多弯路,如果不是因为村里头的经济条件比较差一点,少有村民可以心无旁骛的求学,叶夫子门下考出来的人应该会更多一些。

不过当所有的才气跟本事遇到了贫穷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现在对张笙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准备考试,但生活中有太多的鸡毛蒜皮让他分心。以前跟叶川红在一起的时候,不管是生计还是孩子都没有要他操过心,现在傅余容回了娘家,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要饿肚子了。

傅余容回娘家之前留了足够的银子给他,如果他不要造做的话,用个半年没问题,顺便还能支持他一些买书或者施舍几文铜板给乞丐的花销。

但他身上一有钱,帮起人来就会往最周全的方向帮,于是那钱很快就用完了。最后他实在没法子,跟平日比较交好的几个同窗借了盘缠去府城找老婆:老婆再不回来他就得喝西北风了。

没想到等他千辛万苦走到府城,就听说傅娘子今日跟城中一位新考上进士的老爷一起去游湖的消息。

那位进士老爷姓沈,已经确定入翰林院当庶吉士,年龄跟张笙差不多大,不同的是出身贫寒,前头有一个娘子,但是在沈老爷还没考上举人就操劳过度去了,留下一个女儿跟一个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