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消息从边疆传来,李隆基总算能睡个好觉了,一个死了,另一个废了,还能怎样?

可乐极生悲,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就算是气运之子又能如何?被盛世的盛象冲昏了头脑,迷了双眼,于是开始骄奢淫逸,开始挥霍无度,暴露了原来的本性。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什么?终究不免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居安思危是什么?这是他唐明皇需要考虑的事情么?他可是唐明皇!后世评价的唐明皇!

顶峰之后,他彻底陶醉于纸醉金迷中,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对后宫的赏钱不计其数。他不相信臣下敢欺骗他,或者说骄傲与自大让他觉得权力仍握在他手中,不过一群听话的狗罢了,需要担心什么?

于是他相信了杨国忠的一面之词。在他的印象里,国库充盈,他的大唐兵力强盛。

他不知道他所看金银布帛满溢的皇宫仓库,是杨国忠预先将各地输往京师的租税和地税换成的。

也不知道“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收买了他左右的人,来迎合他。更甚者,栽赃诬陷朝中正直之辈,让那些敢于直谏的人收拾包袱,滚蛋回家。

他不知道杨国忠架空了他,整个唐朝在杨国忠的专权之下,混乱不堪。

而他,面对各种社会问题,仍毫无更弦改张之意,只顾沉湎于诗词作赋,酒乐声色中

他十分好战,又向外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可他不知此时的朝廷内已是危机四伏,亦不知边防战事繁起,是因为那些个边防将领肆意好斗,且经常主动贸然挑衅外邦。

最终,安史之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