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提议很好,赵汜璇执政时也这么实施过,尤其她想做的是让百姓能送家里的女儿也进学堂。
只是那时收效甚微,凡人界里儿郎识字都在少数,更何况是不受重视的女儿。
女儿大多在能干活的时候就要下地帮扶家里,十五岁再出嫁,去给夫家生儿育女,当劳动力。
但修士的世界和凡人不一样,踏入修真路的人,无论男女,识字都是极快的。
这点,赵汜璇在之前带过的学生仲柯宇身上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你其实更想知道,此事如何在凡人界里顺利实施吧?”
在晏清翮入座之后,太初也挨着人坐下了。
赵汜璇笑,“是,我之前在红国试过,可惜……”
她离开红国之前并没有能看见大部分红国女子大胆地走出后院的场景。
算是她当皇帝生涯里的一件憾事吧。
“很简单,强制。”太初道,“其实您治理之下的红国,整体是富裕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红国花了多年时间来打下牢固的经济基础,那么红国百姓至少不是每日都在疲于奔命,他们有时间和条件来考虑一些丰富精神的活动。
如此一来,在想要推广全民无差别教育的时候,就要严格贯彻义务两个字,恩威并施,不能让底层百姓有选择的权力。
比如若是家中有学龄女儿,却不送人去学堂,其父就要被关押多少多少日,但若送人去了,孩子在学堂时包吃住,成绩好时还能给予一定经济奖励。
多种手段之下,在思想观念普遍落后的古代要让女孩儿一起受教育就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