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文吏腿脚发软险些要跪下时,陈为康总算拿出点儿身为父母官的担当,开口道:“姑娘,莫要为难他,本官领你去见王爷便是。”
女子当即抱拳:“多谢大人。”
陈为康看人眼光极准,不然也做了这么多年知县,生在乱世,多少都有些超乎常人的本事傍身。这女子行事直爽,不记小仇,很是有侠骨风范,这样的人若要是刺客,就当他陈为康马失前蹄瞎了眼。走前,他朝身后文吏比了个手势,文吏苦思冥想了半晌才明白过来,大人这是要关门打狗啊。
二人穿过大堂,入了仪门,再行过二堂两房六部,吏舍就在后堂西面。院门外无人把手,陈为康领着女子径直穿门入院,寻了一遍才在吏舍前一座小亭寻到李长安。
说是亭,不过是三根柱子一顶瓦盖,仅供两三人停驻休憩的小地方。老话说桑柳榆杨槐,不进阴阳宅。这县衙倒是不讲究,小亭边堂而皇之栽种有一株老白榆,看那皱巴如老叟的树皮便知岁数不小。
陈为康在亭前站定,躬身道:“王爷,下官亲自把人给您带来了。”
李长安抬头看向女子,挥了挥手。
陈为康心领神会,但仍旧有些犹豫不决:“王爷,这……”
李长安瞥了他一眼,陈为康不敢造次,恭敬告退。
将陆沉之与李得苦打发去院口守门,身边就只留一个洛阳,李长安缓缓站起身走出小亭。
老白榆正是开花结果的时节,艳阳透过枝繁叶茂落影斑驳,微风拂过,枝叶沙沙,似夹杂着几分仲夏阴凉。
恍然回到当年,甲子湖畔。
一大一小两个少女在湖边嬉戏,那是李长宁辞世前最后一个仲夏,看
上去比眼前斗笠女子的身形要矮上一些。那时的青衫少女已比大多同龄人都高出了半个头,与李长宁相差无几。而面前这个尚未露出真容的女子,刚好及肩。
李长安细细打量了一阵,嘴角不自觉勾起,难道做了鬼也会长个儿?
“你叫什么名字,我要听你亲口说。”
斗笠往上抬了抬,女子好似正看着她。
那清亮嗓音宛如随风飘摇了千年,穿过江流大河,跃过四山五岳,走过阴阳两道,如今重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