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李长安的心思很简单,此番偷了泉眼,北契王帐已回过味来,想必接下来便是大批的杀手刺客接踵而来,甚至不会给她喘息的时机。薛东仙毕竟是武评十人中其一,只可惜方才在雾峰山上没机会见识,但有个这样的高手护在身边,总好过孤军奋战。耶律楚才不是舔着脸要帮她嘛,那何不干脆点儿,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至于途中薛东仙的身份暴露了,是否会牵扯出耶律楚才,打乱她的计划,那李长安可懒得操心。
亏本的买卖,李长安可从来不做。
正当李长安师徒二人兵分两路朝着橘子洲去时,有一位满头灰白的负笈老者立在龙石州帝都逐鹿城的城墙脚下,浑身风尘仆仆,手中拄着一根不知从哪儿捡来的树枝做拐。老者弯腰拍了拍长衫下摆上的尘土,理了理衣襟,随后缓缓走入了城门。
马车从身后驶来,停在老者跟前,车上下来一位双鬓斑白的男子,身着锦服气态威严,行至老者跟前,恭敬作揖道:“学生萧荀拜见先生。”
北院大王萧荀,可谓是北契士林执牛耳者,昔年旧西蜀三大士族门阀之一,曾有过祖辈三代同朝为官的显赫殊荣。当年王朝先帝屠阀时,重其才华,有意招贤,可萧荀之父书生傲骨,不肯对仇敌俯首称臣,于是举家奔逃随大流过冲河。途中遭王朝死士追杀,其父为保香火延续,自刎于冲河之畔。萧荀入仕后,锋芒显露,常伴君侧,北契朝纲得以重整归新,此人功不可没。说是最得圣心之人,亦不为过。
但便是这样一位北契重臣,竟对老者甘愿拜服,自称学生。
老首辅薛弼曾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道天下谁人不识君。
此君所指,便是江神子。
其人真名似早已被世人所淡忘,但其所为却至今令世人久难忘怀。当年春秋战乱,八国各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