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页

山川月 苏弦_ 1074 字 2024-01-03

这是元兴与太宰两朝风格迥异的开端。若是就此而言,温明裳并不意外潘彦卓是瞿延先生的门下弟子。崔德良想求一人一改旧时风气,结束两党相争, 所以他在万千士子中选了温明裳, 而潘彦卓呢?

如果咸诚帝一开始抱有的目的与崔德良殊途同归, 那他的确是个相当合适的人选。燕州出身能让他将拥兵一方的弊病看得透彻,三城的屠戮能叫他不会偏向所谓铁骑的忠义,但仅仅如此还不足以让一朝天子从这么早之前就择定他作为日后的棋子。

这是温明裳起初难以厘清的迷雾,但彼时她不过初入朝,即便心有疑虑,也无法彻查清楚,更遑论自己的一举一动皆在天子耳目之下。

真正让温明裳有心彻查此人来历是在他自言是俄苏里的头领之后。

鹰房是为洛清河能迅速获悉北境情形而设的耳目,它们在长久以来与兵部达成了不成文的约定,铁骑受朝野所辖,兵部借此来还以限度内的自由。这些人是游走在边境的眼睛,他们的本事比之六扇门捕快的听记也不遑多让。

所以温明裳在那之后向洛清河借了人。潘彦卓所系的东西太多,即便连将他送入瞿延先生门下都是咸诚帝亲自布局,温明裳也不信如今的天子能将底细查得面面俱到。

鹰房的耳目回报的第一封密函就是核对潘彦卓这个名字出现的每一个时间点。

院中醒竹叮咚一声响。

温明裳目光落回信函上书写得细密的文字。

官府的黄册写明了他的出身,那是背靠岐塞的一个边境小村,元兴三年前代靖安侯洛颉死后,铁骑被迫后撤防线,那附近的村落也被洗劫一空,后来的军队没在里面找到任何活人。

这个名字再被提起是三年之后,洛清影改变了铁骑的编制,她在有限的时间里将交战地的战线重新往北推,那段时间里北燕人引以为傲的轻骑兵在重甲之下屡屡碰壁。他们退回白石河沿岸时只会带走自己的族人,掳掠来的奴隶被无情抛在了铁蹄之后。

文书上记着潘彦卓也在被救下的奴隶之中,他在官办的善堂中待了半年,之后自称是这孩子远亲的一对夫妻带走了他。一年之后,他被送入了瞿延先生门下,后来的记档全数是书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