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清河伸手过去给自己倒了水,闻言“嗯”了声示意自己在听。
“另外一个理由……”温明裳看着她的动作,下意识抿了下干燥的唇,“我入大理寺时,李少卿给我的考校便是让我看了数不尽的旧案记档,赵大人代为考校时也是以此为题。”
“你看到过关于这位老大人的旧案?”洛清河手上动作一顿,转而将那碗水递给了她。
“嗯。”温明裳犹豫了须臾接了,“不止一次。起初只是觉得奇怪,但看完想起来,那些旧案全与弹劾有关。”
“何意?”
“元兴年初,她上奏称时任兵部尚书韩荆贪墨,当时太宰年的惩治风波刚过不久,新帝登基就出了这档子事,御史台自然不敢怠慢,便跟着查了,可惜证据不足,这案子不了了之。”温明裳喝了口水润了润唇,“一年后她被调任钦州,却不是府台,而是个闲职。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下放,但大家也都知道,以她之能,即便得罪了什么人,可根基尚在,回到中枢也不过迟或早。但是……”
洛清河曲指在碗上一弹,接话道:“又是上奏贪墨?”
“嗯。”温明裳把碗放下,点头道,“和钦州州府有关。在她身在钦州的四年时间里,直抵中枢的奏本从未停止,三法司积了厚厚的案宗,到最后甚至都不想接了,但无一例外,这些案子尽皆是证据不足。三法司依律办案,既然证据不足,断没有直接处置人的权力。”
“如此,是合理。”外头风声似乎大了些,洛清河起身去把窗子合上,多少挡了些夜里的风,“而后呢?”
“殿下给了我提醒。”温明裳抬手挡了下被吹得将近熄灭的烛火,“我在来时想到了这些陈年的烂账,拿着这些和去嘉营山的记档比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