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手上有,送到中医院去,那边问起就说是我的意思。”

夏收,村民忙得热火朝天,成筐的荔枝从山上运下来,一串串的结得跟葡萄似的,红的艳丽,个头又大,还甜到糊嗓子,就连以前不怎么招人待见的黑叶荔现在都涨身价了,七八块钱一斤,不过最贵的还是情人荔和仙人凤。

大批收购商从全国各地赶到乌家庄,条件再破的旅馆都没有空房间,全住满,路边全是车,用来运荔枝的大货车从村口排到镇上,只要有村□□果子出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收了再说。

荔枝占大头,其他例如菠萝、香蕉、晚熟的李子、黄皮,甚至野果都有很多人收,价格还不便宜,连附近几个村子的果都一并收走,只不过价格稍微低点,但也比以前高出不少,乌竹河沿岸的跟乌家庄的差不多价格,现在那里的地很抢手,不能买卖,可以租赁。

村里最早种下去的沙参、玉竹今年也收了,牧禾四人待这么久就是为了这批药材,亲自盯,一根须都不给其他药商。

知道没自己的份,进来的药商就闲逛,看见熟人就打招呼:“哎?老杨,你也改行收药材了?”

这位姓杨的老板去年就来过,“嗬!我倒是想,哪抢得过啊,方图那老小子把自己外孙还有徒弟放这守着,我敢跟他抢货?我啊,就是进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顺路收点稻米,好几位老主顾想要黄金米。”

“我看悬,听说今年秧苗都没种下去,那块田就已经被人预定了。”也不知道是谁手脚这么快,真是丧心病狂。

几个人边唉声叹气,悔恨自己总晚一步,边往村市走。

大宗生意跟自己不沾边,淘点野山货总可以吧。

前阵子的大鸡纵可真是让人开眼,谁见过面盆那么大的鸡纵啊,很远都闻到香味,来卖货的那位姑娘也没喊高价,匆匆忙忙卖完就收摊走人了。

“打听一下,上回在这卖大鸡纵的那个姑娘最近还来吗?”

几个放暑假在家捡田螺来摆摊的学生打量问话的人,说:“不来了啊,她很忙的,没时间来,你们想要鸡纵可以去问问最里面的那几个婶娘,她们今天摘了好几筐,不知道卖完没有。”

那几个人立马过去。

“早卖完啦,竹筐都差点被抱走。”婶娘都收拾东西准备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