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怕错过自己的号,从早上一直等到下午,随便吃点面包和矿泉水就对付过去了,大人还好,孩子怎么受得了,乌桃拿药出来看见了不忍心,在厨房煮了一锅菜粥给在门口小板凳上排队的人。
廿七姨婆不种田,家里的米都是跟村民买的,去年乌桃送来好几袋晚稻米,煮出来的粥有很浓的香味,上面飘一层浅金的米油,粘稠滑润,很适合身体不好、没有胃口的人填肚子。
碗勺还有小菜都是乌桃让莫慈萍叫人拿下来的,小医馆是乌家庄比较特殊的地方,额外照顾一点也应该,谁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呢,都挺难的,能帮就帮吧。
“谢谢你啊,小大夫。”第一次来的人不知道乌桃的身份,以为她是医馆的学徒。
乌桃张张嘴,想解释自己不是大夫,就是临时被喊下来帮忙的。
“……不客气。”算了,懒得解释,小大夫就小大夫吧。
廿七姨婆扶起老花镜,看着她笑,乌桃果断转身回后院继续煎药,廿七姨婆已经不止一次说过想收她做徒弟,是她没有往这方面发展的打算,而且她都三十出头了,再像上学那会似的背医书?别了吧,她不想遭这种罪,还是种地适合她。
药都在煎着,暂时也没别的事情做,乌桃就坐在小板凳上看手机,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消息也是东一条西一条,张清让两小时前告诉她自己还要在北京多留几天。
“外公好久没见我了,想留我多住两天,对了,我在北京听了很多关于乌家庄药材的事,最近应该会有不少药商去村里转悠,你让人留意一下。”
“已经来过好几批了,价格给的很低,奸商。”
“他们做的就是低价收购,然后出口到国外,再高价进口成药,这些药多半都不在医保报销单上的。”
“我们村的药材不会卖给这些人的。”
“嗯,就是给你提个醒,跟他们合作你们会吃亏,你心里有数就行,在忙什么呢?”
“在小医馆帮忙煎药,廿七姨婆真的很会找免费劳动力。”她拍了张照片发过去。
“哈哈哈哈哈……小药童。”
“我真是无语,你无聊多啊,讲这种。”她都多大年纪了,还小药童,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