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辈的会觉得这是老规矩、老封建的东西,不稀罕,他们又不在农村生活,上什么族谱。
这种想法没有对错之说,但有时候现实会让他们后悔,因为一个宗族的力量是庞大的,成员也并不是都在农村讨生活,有不少也是外面有头有脸的人物。
乌桃有个堂表哥,在g省的第二大城市做了个什么区长之类的官,娶的也是城里的老婆。
不过从结婚到生孩子,这个城里儿媳都没有回村看过老人,也没让孩子上族谱,说是看不上农村这些封建糟粕。
有一年她堂舅从村里搭便车去市区会老朋友,又想着顺便去看看自己的大孙子,结果到了那,儿子没在家,儿媳妇嫌他农村来的,就没让进门,还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她堂舅一气之下就回了村,对外放话说只当没有这个儿子,好几年都没再联系过。
后来她堂表哥工作上出了问题,四处找关系都没法摆平,打听了一圈才知道能说得上话的那个人跟他是一个地方的,只不过人家很早以前就定居在这里,只在每年的清明、重阳这几天回村祭祖而已。
堂表哥自己又不回去,当然没见过这个人,也不知道这个人跟自己沾亲带故。
堂表哥厚着脸皮给堂舅打电话,求堂舅跟族里长辈说说,让那个人帮把手,这才将事情解决了。
在那之后,她这个堂表哥每年都会带着媳妇孩子回村祭祖,又三求四告地让孩子上了族谱,借此跟人家攀关系。
在这个靠关系、讲人情的社会,宗族就是现成的关系网,远的不说,像小孩上学、毕业找工作、寻门路□□之类的,只要把电话打回村,过不了几天事情就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