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看起来价格变贵了,但如果单点的话,畅吃的大碗米饭需要两元,点的人不多,所以加一元的盖浇饭就成了正好的选择。
原来写着饮料的地方,贴上了红色的贴纸,增加了小份的套餐,有两种小碗的菜品,米饭和例汤则是附赠的。
套餐的菜都是比较受欢迎的菜品,价格在十二至十八元不等。
辛灵感叹了一下陈约琬的效率,说:“一下子就本土化起来了呢。”
陈约琬眨眨眼:“今天来堂食的,大部分点的都是盖浇饭。外卖就更不用说了,我把店名后面加了盖浇饭的后缀,大部分人的选择都和堂食一样。卖得特别好。”
之后两人就没有提经营方面的事情,辛灵本身也只是个食客,说多了还会觉得无聊。
陈约琬挑了点自己之前遇到的趣事,二人聊的还算愉快。
通过聊天,辛灵得知陈约琬不是个新老板,她只有二十六岁,但是上高中时,就已经参与家里的生意。
等到了大学,就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公司,年纪轻轻已经积累了近十年的经验。
“那为什么突然来了这里呢?”辛灵不解地问。
在她看来,一直留在家乡,守着原有的基业发展,不比重新开始要轻松的多?
听了这话,陈约琬笑了笑,有些无奈地说:“我本来也是这么打算的,但是世事难料。”
“即使是亲人,也不能做到完全信任。”
涉及到继承人的选定,细说起来太过复杂。陈约琬只能简单总结道:
“老头子虽然觉得我做的还行,但交给他儿子做一样能做得到。”
“这中间又因为别的事情,和他闹翻了,他还敢算计我去联姻。我一气之下,变卖了产业,拿着所有的积蓄,跑到这个他胳膊伸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