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会更上瘾的。”
这个理论不适用于阿目。
蒋秋秋露脸,阿目会说“可爱”,蒋秋秋不露脸,阿目会说“卡夫卡可爱”。
卡夫卡是蒋秋秋给青蛙起的名字,因为“春天的熊”她也开始看村上春树了。
「卡夫卡不错。」
蒋秋秋起好了名字,对方输入了很久,终于传来这么一句。
正说着呢,蒋秋秋的手机响了。
屏幕上的名字是“阿目”。
“别接别接别接!”朋友们起哄不让她接电话。
蒋秋秋红着脸抢过手机,接通了。
“喂?”
“蒋秋秋啊。”阿目说,“在忙吗?”
“没。”朋友们在嘻嘻笑,蒋秋秋握着手机走出咖啡店。
“我在想一件事。”听起来很严肃。
“嗯。”
“熊仔会不会太可爱了?”
蒋秋秋:?????
“这么可爱不应该只有我们看,你懂吧?art is about sharg(艺术在于分享)”
“你可不可以画一只熊仔?还有卡夫卡?a2纸大小就行。”
蒋秋秋:“干嘛?你要贴在地铁站?爱豆生日应援的旁边?”
阿目笑,笑声通过话筒传过来,蒋秋秋的嘴角也不自觉上扬。
“地铁站?艺术还是有一些门槛的。”
两天后,阿目来接蒋秋秋。
不是跑车,也不是suv,阿目开了一辆卡车。
蒋秋秋画了画,还裱了框,返璞归真的画风,幼儿涂鸦水平的熊仔和卡夫卡。
“不错嘛!”阿目很满意,“画还有姜老师。”
戴了眼镜,蒋秋秋还难得穿了西装外套和黑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