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王爱重他,为了给他强有力的背景,不仅赐他王姓,还将自己的妹妹城原公主下嫁于他,此后几十年,他兢兢业业,拓疆守边,不负先王之恩。即便与公主聚少离多,他也从未有过怨言。
也正是这个原因,城原公主嫁于他后久久未能有孕,幸得上天垂怜,让夫妻二人老来得子,便有了南乐伯赵充。
赵充实际上并无功绩,不过是盛王看在城原公主和赵庭礼的面子上,给了封号,赐封南乐伯。
南,便是意指南关,是赵庭礼的守地;乐,便是享乐之意。如此也可以看出,盛王对他也没有报什么太大的期望。
如今的赵庭礼,已是手握兵权的一方军主,就连皇室,都要忌惮他三分。
赵庭礼乘着步撵,走在御道上,他已许多年没有仔细瞧过这高墙了,朱门玉楼今犹在,只是人,已不是当年的人了。
他比其他宗亲要去的早一些,是要先去述职,然后再参加晚上家宴。
当今盛王赵旭徵是个厚实的君主,但这样的君主,往往容易被有能力的大臣左右架空,而他赵庭礼,便就是这样的大臣。
述职之时,赵庭礼说什么,盛王便听什么,即便听到有异之处,他也不会开口去问。
赵庭礼是什么人,征战沙场几十年,靠的可不是一腔孤勇,他不是鲁莽武夫,他是一个有谋虑有胆识的将领,他若露出破绽,便是故意为之。
那便是想看看,眼前这位盛王,对他有几分忌惮,几分顺从。
夜宴之上,盛王与王后端坐上位,左右相近便是赵庭礼和两个儿子。
“城原皇姑怎么没有随武功侯一道回来呢,朕与她已是许多年未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