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正德帝对军中不闻不问,此回大肆封赏,将士惊喜之余私下议论,若公主不远嫁,赤羽军在她统帅之下何惧玄甲军来犯。可惜陛下昏庸无能,竟许公主远嫁敌国。部分人对正德帝暗生不满,特别是李修文等人为瑶华扼腕痛惜。
因后宫对瑶华诸多照拂,两部操办大婚事宜连日辛劳,瑶华十分感念,又向正德帝请求道,自己从小离宫,回宫不久就要远嫁梁国,不知何日再回大齐。后宫与两部为大婚劳心费力,请父皇封赏后宫和两部官员,抚恤人心,为大婚祈福,也为叶氏皇族祈福。
于是正德帝大封后宫,晋贤妃为婉贵妃,德妃为旻贵妃,徐昭仪为敏妃,低位妃嫔俱升一级,淑妃因其兄长犯事,此次未晋封,也加封号瑾为瑾淑妃,又大赏诸皇子公主。
后宫上下深念瑶华之情,言瑶华胸怀宽广、雍容端庄,酷似其母明德皇后,俱母仪天下之风范。
礼部尚书吴宽加衔华盖殿大学士,礼部侍郎谢迁兼文渊阁大学士,户部侍郎何年升任户部尚书,户部郎中薛稷升户部侍郎,其他郎中员外郎皆获封赏。
如此大范围的封赏,正德帝一朝也只有登基时有过,时隔二十年再次出现,只因长公主所请。举朝震惊,皆言长公主得陛下厚爱,若是皇子,必为大齐储君。
消息传到梁国,朝臣暗道长公主妖媚惑主,梁帝险些命丧其手,伤愈后竟一心求娶,可见其魅惑之功。有臣子深怕其嫁来之后媚君祸国,便奏请梁帝于大婚之时广开后宫,册立功臣之女为妃嫔,梁帝不允。
文钦、凌云等玄甲军将领更是深恨瑶华,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却慑于梁帝威势,不敢显露分毫。
梁帝也听闻正德帝恩宠瑶华,不以为意,独听闻瑶华俱母仪天下之风范时一笑。
日子倏忽即过,离大婚还有三日,正德帝突然心情低落,在紫宸殿独坐许久,脸色也越来越沉。
刘公公知晓皇帝是因为公主出嫁才会如此,躬身劝道,“公主深明大义,虽是远嫁,可嫁去就是一国之后,也不算委屈,陛下且放宽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