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时已经枯萎了的,姜月也不让人动。只等它全然自然风干后,又用树脂封起来,嵌在用黄杨木做的底盘上,上面刻上宋代郑思肖写的一句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就成了个寓意丰富的摆件。
来买的文人墨客不知道有多少。
也是让百宝阁的小姜们感叹:多读书真的能挣钱。
自从秋天收成过后,姜家便再也不缺粮食,今年秋收收上来的稻米,供姜家收留的所有贫民吃个两年都没问题。
来年,便能有新收成,又可以继续养活他们。
因此姜月再不用花银子去旁人那里买粮,供他们吃,这方面便省下来不少银子。
如今她也开了成衣铺子,给贫民们做衣服成本也减下来不少,比市面上价钱便宜。
甚至,她还打算空出一些地来,等到季节到了就开始种棉花。将来等棉花收成了,就连买棉被的钱都能省下来很多。
棉花在古代真不便宜,比粮食不知道贵了多少倍。这笔要是能省下来,买树脂她都不会心疼银子了。
城外的贫民尚有很多,姜月便决定建新的收留点。
裴秋生婚后休沐时,多是在家陪着姜月,两人一个做东西一个看书,倒是怡然自乐。当然。他偶尔也会参加一些诗会,照例在底下记着诗词。
从前旁人只会觉得裴秋生作诗作得一般,记诗是为了回去多加研习。
如今众人哪里不知道,他哪是在学习,分明是给他夫人印钱呢,一张纸的诗能卖数不尽的银子。
但旁人也不嫉妒他,更不会觉得他赚的是不义之财,有人喜欢他们的诗本就是他们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