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她便趁着这时候百宝阁生意正火,又推出了一款“钻石”项链。
说是项链,其实是穿绳的。
这个不知名朝代普通工匠的工艺还达不到做出一条条细银链的水平,即使她一定要画图纸、找顶尖的工匠做,恐怕也由于难度大,没法量产。
因此,姜月只好用红色的细绳代替。
所幸,透明的晶石与红绳颜色格外相配。
她用定制好的银托镶嵌好晶石,再用红绳串起来,末端加了些能调节长度的设计,连做了六十根才拿出来卖。
没想到,一出来就极受欢迎。
古代在脖子上戴金戴玉非常常见,但是戴这样的小装饰的,她们还是头一回见。
而且与耳钉一起戴,看起来是一套,交相辉映的,更为亮眼。
因此,无论有没有买过之前那耳坠的,都有想买这项链的心思。
“钻石”耳坠卖六十两一对,“钻石”项链卖四十两一条。
姜月原本以为头几天买的人才多,后面会慢慢变少,没想到每日进来的客人络绎不绝,几乎没有断过,就算有原本不打算买的也有许多出门游玩的女子过来逛逛最后带走一两件东西的。
姜月这才发现,长安城的富贵人家真是数不胜数,原来一直是贫穷限制了她的想象。
很快,姜月便攒够了买玉石的钱。
她问过李掌柜,问过封璟,对比了一番长安城各家玉石铺子,最终选定了一家品质好,价钱也算合适的玉石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