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北哲娓娓而来道,“是,侄儿遇到了一道题,不知该如何破解,题目为‘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化含亭育之理。顷塞……书箭而下蕃臣,吹笳而还虏骑。眷言筹画,兹理何从?(1)’侄儿知道它问的是如何进行邦交从而实现边境和平,但我对边境实事知之甚少,还希望叔父指点一二。”
闻渊听完,便知道这道题主要考察学子对于朝廷邦交的关心和了解程度,也考察学子对于朝廷邦交事务的处理能力。
但若是不了解目前邦交形势的学子,便会觉得不好作答。即使勉勉强强写了,答出来的要么就是牛头不对马嘴,要么则是泛泛而谈。
闻北哲在日常学习中对邦交这一块或许涉猎不多,他不知道这一块很正常,就连他,也都是在上朝时才能略知一些。
于是闻渊便将他所知道的都告诉了闻北哲,他一边说,一边又想起了裴秋生。
裴秋生会知道朝廷邦交现状吗?他就算知道,又能提出来什么可用之策吗?一想到裴秋生自大自负,妄想参加明年的会试,他又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连闻北哲都没敢参加明年的。
之前他得知明年增开恩科时,回来就问过闻北哲,闻北哲自称刚考过乡试,还需要继续学习。
闻北哲说,若是他参加明年的会试,考不中的话还可以后年再考一次,但若是中了又拿到了个不太好看的名次,后年无法再考的话,便得不偿失了。
因此他想直接按部就班地参加后年的会试。
“北哲,你当真不参加明年的会试吗?”闻渊又想起了这件事,顿时冷不丁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