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裴秋生轻声应道,“我们一起。”
在元宵节前的那段时间,为了宣传无忧手工坊的灯笼,姜月那阵子做的灯笼只能暂且放家里摆着。
待到元宵节一过,姜月便给无忧手工坊送去了十余个滚灯,十余个莲花灯和十余个用来照明的普通灯笼,价格分别定在二十两,十两和二两一个。
与此同时,她还让李掌柜放出消息,今后每个月的十五号,无忧手工坊都会推出一盏新的走马灯出来,且一个月只卖这一盏,售价仍为两百八十两一盏。
李掌柜其实有些不解,一盏走马灯就能卖两百多两,为什么不一次性多做一些,好好赚上一笔,不就直接发大财了?
姜月却摇着头笑道:“若真是这样卖,我们的走马灯便不值钱了。”
人们都喜爱追求稀有独特的事物,若是所处可见,便会令人丧失兴趣。
到时候别说二百八十两一盏了,就连八十两一盏的价钱恐怕都要被人掂量着要不要买。
而且最主要的是,无忧手工坊有了这样一个天价灯笼的名头在,便会有许多人被吸引过来,其他的灯笼才会更好卖。哪怕走马灯最后卖不出去,她也能从别的灯笼那儿赚回来,总的来说一定是不亏的。
事实也证明她所料不差,至少她在元宵节后送去坊里的灯笼都还算好卖,没多久李掌柜便传来了断货要补货的消息。
如今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教会几个人帮她做灯笼,她便可以做甩手掌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