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无聊得很,但白天在铺子里同姜远发大眼瞪小眼,她也不想开口说话。
偶尔姜月会过来同她说会儿话解解闷,没多久就忙活去了。
她作为国公府的人,也拉不下脸去寻她,失了身份。
但即使再无聊,她也会恪尽职守,遵从国公夫人的命令护好姜家。
到了第三天中午,顾嬷嬷坐不住,便到院子中走一走,见到姜月手中拿了个小狗木雕在比划着,一下子便被吸引了目光,问道:“姜姑娘,这是你雕的?”
她记得姜月上次送给夫人一个佛像木雕,也说是她雕的,夫人很喜欢。说是雕出了观音的慈悲相,定是有佛缘之人,夫人一直将那木雕放在自个儿屋里边摆着。
姜月见顾嬷嬷问起,便起身走过来,将木雕拿给她看,答道,“是啊,是一只在撒欢的小狗,还剩了一点没雕完。”
顾嬷嬷见这木雕小狗望着前方,撒丫子向前跑,整个狗身都腾飞了起来,尾巴和毛发随着风的方向飞舞,这雀跃鼓舞的模样,可不就是在撒欢嘛。
顾嬷嬷赞叹道:“姜姑娘手真巧,这木雕瞧着就令人开心。”
姜月笑道:“我做木雕一方面想挣钱,一方面也是想给别人带来快乐。世人皆苦,也只有令人快乐的东西,才会有更多的人去买。”
顾嬷嬷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姜月的谈吐不似她这个年纪的小姑娘,但看着小姑娘清澈明亮的眼神,便打消了这样的念头。年轻人有想法,有创造性,不稀奇。
午后,一位身穿紫袍,手里握着一把折扇的公子哥儿带着几个人大摇大摆地进了云生巷,“姜家那一家子穷光蛋,挣的钱还不够我塞牙缝的。不过姜家有一点好,那便是无权无势又窝囊好欺负,哈哈哈哈。”
在他眼里,欺负百姓也是一种快乐。
这人正是刘员外的大儿子,刘均。
待他走到巷子深处时,被身后的小厮扯住了袖子,“公子且慢,好像有些不对劲——姜家门口停了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