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止,因崔大郎品行不端有目共睹,苻琰例行议会时,格外和礼部的几位管科举的职官指明,清河崔氏子弟无徳无能,名声败坏,不得入科举。
不能入科场,对于崔氏而言就是彻底断了走科举入仕这条路,一时间崔氏成了长安城内的笑柄。
原本襄王还为着纳崔明秀和王贵妃争论不休,这事一出,襄王便也熄了一半火气,纳崔明秀也没怎么再说,但崔明秀在家中左等右等,等不来襄王,只得自己跑了趟襄王府,和襄王哭诉家中困难,自己悲苦,最后被襄王不清不楚的留在府中,气的王贵妃寝食难安,最后王贵妃让襄王把崔明秀送到她宫里调!教,等调!教好了再还给他,这事才算暂时按下。
再说新居内,陆如意回家中住了两日后回来,竟是精神恍惚。
崔姣与她婢女探问过,才得知,原来陆如意的长姊这次回府,是因为她丈夫要纳妾。
陆大娘的丈夫与她门当户对,两人也算是青梅竹马,婚后也很是恩爱,但好景不长,陆大娘才生下了女儿不久,她婆母嫌她生的不是儿子,便闹着要给她丈夫纳妾,偏偏她丈夫答应了,陆大娘在夫家受了这么大委屈,才带着女儿回家中。
陆大娘想和离,可陆如意的母亲仍在劝,不想让他们和离。
崔姣问陆如意想不想长姊和离,婢女说想,才心烦。
这是他们的家事,崔姣不便说话,便只能做不知,只有陆如意每日越发的沉默。
眼看着要出新居了,崔姣想着不然让苻琰去管管,他毕竟也是陆家的女婿,去一趟陆家就解决了。
晚间崔姣早早来到苻琰寝居,跪坐到苻琰面前,想要跟苻琰说陆如意长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