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王事,文治武功不可偏废,薛序邻确实是他为她物色的文臣人选,此人有才华、有抱负、有野心,若辅佐太后秉政,将来亦可宰执二府。
只是祁令瞻自己心中纠结,选来为她用,又不甘心见她倚重。
照微观察着他的神色,说道:“他的身份,兄长想必早就知道了,廖云荐的儿子。据说他当年自尽和姚丞相有关,但是具体什么关系,薛序邻不肯说,我派人去查,发现平康之盟的纸契约和抄录本都被兄长拿走了,我正想问问你,鬼鬼祟祟,又藏了什么事不让我知道?”
她有此一问,说明薛序邻还没彻底昏头,将与北金秘密条款的内情告诉照微。
“纸契确实在我手中,没什么秘密,只是十月份北金使者要来,他们想加岁币,咱们总要提前准备应对。”
祁令瞻不想与她深谈这件事,又将话头转回了钱塘水患一事上。
“你若真舍得让薛序邻去治水,也不是不行,只是别将宝压在他身上,我另给你推荐一个人,赵孝缇。”
“工部侍郎?”
“是他。”
“我记得此人是姚党,丞相府的宅邸和姚鹤守老家的牌坊,都是他主持修建的。”
“确实是他,但此人仍有可用之处。”
祁令瞻垂目忽而轻笑,随意理着袖口未收缉的毛边,缓声说道:“朝堂官员,趋利避害者多,杀身成仁者少,他们依附姚丞相,未必尽是敬重他的为人、崇服他的为官,只是无路可走,不得已而为之,倘有机会择枝另栖,他们也未必愿意做姚家这棵树上的猢狲。”
照微说:“兄长的意思是,让我撬姚鹤守的墙角?”
祁令瞻点头,“是这个意思。”
照微望着他,状若玩笑道:“那我先把兄长撬过来如何?否则连自家人都做了姚鹤守的贤婿,谁还敢信本宫是根能掰得过姚丞相的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