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制是祁令瞻同礼部论争成的,又因太后之礼当比天子矮一级,于情于理都该由祁令瞻领礼。
鸣鞭三声,祁令瞻向前一步,抬目望向照微,眼中是安抚人心的温和。
“凤历颁春,国祚灵长。河山带砺,九州同方。臣等恭祝明熹皇太后殿下,垂拱千秋,千岁千岁千千岁!”
他的声音沉稳清晰,如磬击钟鸣,随风而起。
众臣随他敛衣下跪,齐声向照微拜贺道:“明熹皇太后殿下垂拱千秋,千岁千岁千千岁!”
照微看到絮雪融在祁令瞻素白如雕玉的颈间,寒风裹住他纤长的腰身,有蒹葭蒲苇之秀致,与领袖群臣之矜贵。他隔在她与群臣之间,是一条路,也是一道绣屏。
今日之前,照微虽未临朝,但也听闻了许多风声。
姚党不能阻拦太子登基,寄希望于阻止她临朝听政,为此不惜百般攻讦,连大周开朝夺了先朝孤儿寡母江山的例子都敢拿出来置喙。这些折子没有递到她面前,皆被祁令瞻拦下后以一己之力驳斥,为此不惜担上竞进小人、恋权戚畹的骂名。
他想以一己之力承担,将她与李遂撇开,为此一连四天没有入宫,今日新皇登基仪典,是她自正月初一回永平侯之后,第一次见他。
照微胸中本堵着一口气,决心要一个月不同他讲话,奈何如今见他跪伏于阶下,真心称颂千秋,又不由得心软。
这是她的兄长,照微心想,虽然时有莫名其妙与不近人情之处,但偌大朝堂,这是她唯一可相倚之人。
她含笑道:“诸位爱卿平身。”
目光随着他起身而上游,直至与他对视,却是祁令瞻先移开目光,不知做了什么亏心事,竟不敢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