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显露了衰势呢?
从谋害皇嗣案?
不,要更早!
从当年他联合其他人上奏,要立婉君为皇后开始?
不不不,还要更早!
在暗无天日的牢房之中,薛平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不停在想过往的每一步、每一件影响薛家的大事。
他这一生野心勃勃,才智过人,若论权谋心术,当朝的文武百官无一人可与他匹敌,他自认为在官场上,便是范绍范公也不及他游刃有余,那老家伙家世不足,假装清高,在先帝时期装聋作哑,一问三不知,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又怎么能及得上他?
那时他薛平踌躇满志,薛家如日中天,敢在京中和天下横着走,就是在这种情景之下,可怎么就一步步走到如今灭九族的地步了?!
薛平百思不得其解,每一步他的选择都没错,送薛家之女入先帝后宫,未诞下皇嗣,转而扶持势弱的皇子登上太子之位,观太子之位稳固,抢占先机将婉君纳入东宫,却出了岔子婉君的太子妃之位变成了良娣。
接着他选择的太子如他所望,顺理成章登基成了天子,再便是逆王要造反,他选择观望,果然逆王失败……
面临的每一次巨大抉择,他都没有选错,只是总差些运道,没有得到他预期想要的最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