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祥福宫,在灯烛之下,蔡姝写了一封信。在她彻底失宠之前,赵凝进过一次宫,将几个隐秘传递消息的方式告诉了她,这样两人能悄悄联络,万一再有急事,不用鱼儿到处乱窜。
蔡姝知道这件事情很重要,便想着将这件事情讲给赵凝听。只要互通消息,她们才能在天正帝的眼皮底下,一起活得更久一些。
次日一早,赵凝便收到了这封信,将其中的内容按着约定好的法子解读了出来,她反复地看着上面的内容,颇有点不可置信。
陆云祁给她送信,并不知道心里信了什么,看着她的反应,以为蔡姝出了什么急事,便问道:“怎么了?”
“阿姝和我说,韦皇后还活着。”赵凝将蔡姝所叙之事讲了一遍,,“明献太子竟然是皇帝害死的,不是都传言是首辅张维害的么?”
永兴末年,先帝病重,当时还是藩王世子的陈桐坠马,天正帝跑到先帝榻前哭诉有人要害自己的孩子,博取了天正帝的同情。继位之后,天正帝借着这个由头,指责张维与济阳王勾连,贼心不死,残害皇嗣。
原来这件事情并非张维的手笔,而是天正帝一手策划,从头到尾,只是他夺权揽权的一种手段。
“你说,我能将此事告诉长公主么?”赵凝说的自然是郡主杨苓之事。
“还是谨慎些好。”陆云祁斟酌了下,不太赞同。
若是长公主愿意给女儿报仇,选择与他们合作,自是一件好事,可是若长公主知道了,并不想再起纷争,那他们便危险了。
他们并不了解长公主,之前赵凝去看她,能感受到她不愿掺和俗事的态度。贸然这样做需要承担的风险,到底大了些。况且此事还牵扯到蔡姝,并不能草率地做出决定。
赵凝亦是想明白这个关窍,点头答应。同时她也意识到,想必天正帝每次看到长姐,哪怕面上优待,心里总会想起那些事情吧。
赵凝不免犹豫,也许靠近长公主,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随后的几天,赵凝收到了先前雇人写的稿子,给了几个修改方向让他们继续润色,同时,她又新寻了书生,定了新的故事。
多多的银钱撒出去,很快她拿到了给陆云祁定制的游侠故事,她看了一遍后觉得满意,便送给他瞧:“你看看,这个如何?”
陆云祁接过,看了一会儿,他原本神情有几分柔和,看着看着,神情慢慢僵硬了起来。他甚至有点后悔赞同这个主意了。
赵凝见他神情变得一言难尽,说道:“怎么了,不好么,我觉得这话本子辞藻挺好的啊。”
“会不会太夸张了些?”陆云祁委婉提出自己的意见。
赵凝不解,从陆云祁手里拿过话本子,随手翻了翻话,念道:“身长八尺,面如冠玉,气势迫人,一掌拍碎青石板,你说这里?哪有夸张了,我觉得很写实。”她顿了顿又客观评价道:“相信我,你就长这样,且能拍碎青石板,要对自己有信心。”
陆云祁莫名觉得脸上好像有点热,他摸了摸,想是不明显,他放下心,旋即轻轻从赵凝手中拿过书,翻了翻,指着上面几行字。
“眼看着那山石要崩塌下来,砸到山下的那个小顽童,说时迟,那时快,一身蓝色头发的侠士冲了过去,一个纵身抱起顽童跃了老远,山石砸落下来,那顽童毫发无伤,救人的侠士更是头发丝都没有动一根。”赵凝再次念了出来,点评道:“这件事的确是你做过的啊,并不是杜撰。”
陆云祁的手按在桌子上,不禁抬手按了按眉心,说道:“可这形容与我并不相像。”
“这故事虽然以你为原型,但这并不是你啊!”赵凝见他一脸挣扎之色,劝解道:“你想,大家平日里都是看惯了唱戏的说书的,口味叼得很。若是写得平平无奇,怎么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可我担心会不会太过了些。”陆云祁又翻了几页,看着上面越发浮夸的描述,深深吸了一口气。
赵凝回忆着那日说书人同她说过的话,转述给陆云祁:“你想,要是你遇上一个说书先生,讲一个人除了吃就是喝没有任何波折,你看两眼就走过去了。但这先生若是讲有个人,头上长了犄角,你是不是得多听一会儿。”
陆云祁看着话本上何止是生了犄角的自己,默然不语。他不禁想,在赵凝的心里,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
“这样肯定能红火的,你就听我的!”赵凝将书压在手下面,朝他的方向靠了靠,说道:“听我的嘛,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