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赵凝忙支持她。云州不靠海,河流亦是不多,能吃鱼的机会较少,及至来了京城,福顺菜馆的拿手菜也不是鱼,故而赵凝并不算擅长做鱼,好在她在御膳房里学了些,倒不至于全然不懂。
陆云祁亦是松了口气,可他还没有放下心来,忽地发觉赵凝将最后两块糕点一齐塞到自己手中,露出一个期待的眼神。
陆云祁吸了一口气,将两块糕点慢慢吃完。今天终于算是结束。
下了第一场雪,京城勋贵人家的女眷照旧要举行围炉小聚,这一年恰好是诚毅伯府主持。
现在的诚毅伯府可以说得上春风得意,自夏充倒台之后,天正帝命薛义山做了首辅,汝阳王亦在此事中立了功,在朝中地位更是稳固。再加之六女蔡姝入了宫,颇受宠爱,不过几月的功夫,已然升了婕妤,更是让人称羡。
赵凝身为诰命,亦是收到了帖子,她犹豫再三,决定要去。毕竟如今蔡姝身在宫禁之中无法时常见到,若是能在吴姨娘处听些消息,也是好的。
到了诚毅伯府,看着车马盈门的景象,赵凝下了马车,步入厅中。
同往常不同,吴姨娘这次是坐着的,旁边诚毅伯夫人同她讲话的态度颇为亲热。若是不知情的人看到,定然以为她们是多年好友。
“这衣服你穿着觉得如何?这料子可是今年最时兴的,那日我只瞧了一眼,就知道适合你。”诚毅伯夫人笑道。
“太太挑的,自然是合适的。”吴姨娘的态度与往常一样恭谨,丝毫没有得意忘形之态。
“这料子当真很衬吴姐姐。”旁边的其她姨娘跟着凑趣道。她们先前都比吴姨娘受宠,可人家女儿成了皇妃,做姨娘的跟着水涨船高。她们虽然嫉妒,可面上不敢有丝毫表露。
一番奉承之后,吴姨娘坐了一会儿,终究还是不习惯这样的场景,找了个由头离开了。
“太太,王妃那边传话过来,今日不回来了。”有妇人过来报说。
“不回来也就罢了。”诚毅伯夫人面上毫不在意,从前蔡媛在娘家时,颇瞧不上她这位继母,两人明里暗里起了不少纷争,她自然对蔡媛毫无好感,并不愿意见其回来耍威风。
想到汝阳王新近纳了侧妃,蔡媛的日子大约不好过。诚毅伯夫人嘴角含笑,嘱咐道:“好好在门上看着长公主何时过来,若是到了,立刻来与我说。”
那妇人应声去了。
上次围猎之后,赵凝与陆云祁当着很多人的面互赠完礼品,京城关于他们的谣言虽然少了很多,可今日赵凝觉得大家看她的眼神更为古怪,这让她颇为不惯。见吴姨娘走了,她便也借口去更衣,起身跟了上去。
转过一条抄手游廊,赵凝扬声喊道:“姨娘。”
吴姨娘回过头,瞧见是她,笑道:“夫人过来了啊。之前的事情我一直想向夫人道谢,怎奈一时没有机会。”
说着,吴姨娘便要躬下身子行大礼,唬得赵凝忙将人一把搀起来,说道:“姨娘不必如此。我不过是去了一次法华寺,实际上是裴公子救的您。”
“夜里的山路难走,我是知道的。”吴姨娘感激道。法华寺到静和庵虽有台阶,可到底在山上,也是夜里,一路上想必艰难。
“我同阿姝关系好,自然也想着您好好的。”赵凝佯装恼怒,说道:“您要是总和我这么外道,我可就不敢同您说话了。”
“那我就不和夫人说客套话了。”吴姨娘见状忙笑道:“我久在家中,从前阿姝在我眼前,不觉得寂寞,最近只剩了我一个,到底是无趣,你若有空,来我这吃会茶可好。”
吴姨娘从前在诚毅伯府过得艰难,跟前不过是个小丫鬟照顾自己。自从女儿入了宫,诚毅伯夫人便提高了她的份例和用度,单独给她置了一个院子,遣了不少丫鬟婆子在她跟前。可这些人不过是趋炎附势而来,让她每日更是煎熬。
“好。”赵凝自然答应。
两人正往吴姨娘的院子中行去,正走着,赵凝瞧见一个仆妇打扮的人站在巨石后面,见到她们两个行了一礼。
赵凝看了她一眼,直觉有点奇怪,可又说不上哪里不对,只好继续往前走。
新来的仆妇见吴姨娘这里来了客人,自是一番殷勤招待,待上完茶和果子,吴姨娘慈和笑道:“我听阿姝说,你的手艺很好,不知道这里的糕点合不合你的胃口,还请将就用一些。”
“姨娘说哪里话。”赵凝拣了一块枣泥酥,尝了尝,点头赞道:“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