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这面是姐姐做的?”赵准问道。
“正是我做的呢。”赵凝笑道。
“哇,姐姐好厉害,新学的酱香面也这么好吃。”赵准赞道。他知道姐姐这两年在饭馆帮厨,是为了学些本地厨艺,日后能自己开一家菜式丰富的酒楼。
“你倒是嘴甜。”说笑间,姐弟两个吃了饭,收拾完桌子,赵准自觉去洗碗,赵凝正要将晒干的豆子腌了,忽听到外面一阵敲门声。
第2章
赵凝自小在云州长大,那边百姓祖上多是军户,世代从军。从永兴一朝起,饷银连连欠发,不少人家都逃了。及至天正九年,因着那年兵部侍郎前来巡查,有风声传出云州守将为了应付上司,想要征调驻地非军户之家前去戍边,其中便有她的弟弟赵准。
那时赵准才九岁,且前几年大病过一场,耗费数月才养回大半元气,去戍守边关无异于去死。赵凝思索再三拿了母亲遗留下来的信件,上京寻找表姨母,即忠靖侯府三太太苏氏,将户籍暂托在他们家下面。表姨母苏氏本不欲管,可见到外甥女带来的五百两银钱,心思转动后去求了家中大嫂,只花了几个银钱便成了事,几句话的功夫净赚四百多两银子。
因着京城的户籍更贵一些,苏氏也不希望别人知道她有这样一户亲戚,于是将两人送到直隶。办完户籍,赵凝和弟弟所剩的银钱不多,几经比对赁了一处房舍住下,弟弟每日在家念书做杂活,她便在附近饭馆中打下手赚点零用。店中老板娘是个仁厚之人,时常给他们多余的饭吃,几年下来倒是攒了不少银钱。
桐花巷居住的皆是普通百姓,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夜间鲜少串门,乍听到有人敲门,赵凝难免担忧,隔着门板问道:“谁啊?”
“表姑娘,是我,我们三太太,也就是你苏姨母让我们过来的。”外面王婆子说道:“我们三年前见过一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