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页

一听她还要去别处,王先生不好再挽留,便将她送至门口,目送她离开后,才折身回去管那群闹翻天的猴崽子。

胥姜与农妇下坡,一路上农妇嘴里不住的道谢,直将胥姜说得不好意思。随后又要拉胥姜与汪掌柜去她家里吃饭,两人好说歹说,才推脱掉了。

告别妇人,胥姜与汪掌柜绕着王家村巡田,问了田里庄稼长势,种了哪些作物,又借了种粮给几户人家。

办完事后,两人正要离开,却被农妇领来的乡民们拦住,硬生生地塞了不少土货。

胥姜眼看挡不住,只好同汪掌柜驾车,逃似的跑了。

两人往南走,沿着沣水河堤,前往龙泉乡。

胥姜回头朝乡民们挥手,喊道:“别送了,回去吧。”随后悄悄对汪掌柜说道:“咱们到下一处,别说是去送书的,只说去找人,乡民们太热忱了也招架不住。”

汪掌柜笑道:“来乡里走动,就得把脸皮练得厚些,也别跟他们客气。你不受他们的好意,在他们看来跟瞧不起人似的,反倒不好。”

“哦——”胥姜拖长了声音,意思是:原来你这见面便三分熟的功夫,便是这般磨出来的。

汪掌柜一脸自豪。

由于靠着沣水河,龙泉乡的田地肥沃,绿意更浓,作物类目也丰富。此处屋舍俨然,且用多用青瓦,瞧着比渭阴乡要规整不少。

汪掌柜道:“此地粮食抢手,不仅收成高,谷物灌浆饱满,属上上佳品。尤其是高粱和粳米,每年丰收之时,便引来各家酒坊抢购,许多干脆将酿酒房建在此处,为的便是赶在别人前头截头茬精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