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吴清窗与旦泗依约上门。
胥姜请二人吃茶,客套一番后才谈到正事,吴清窗将那册《王仲公文集》交给胥姜,胥姜翻开来一看,每页字数并不多。依她的习惯,还能将字数刻得更紧凑,能替二人省下好几块板。
她将这套文集从头翻到尾,最后拍板,“这活儿我接了。”
两位掌柜大喜。
胥姜接下来的话,更让他们欢喜,“这套集子按我的章法刻出来,用不了六十块板子,届时还能替二位省些银钱。”
“胥掌柜真乃实在人,这个朋友咱们交定了。”旦泗满脸赞赏。
吴清窗也夸道:“难得,难得,若是换了别的人,莫说替咱们省板子,不设法加几块便算好的了。”
一块板两千钱,几块板能省下不少了。
胥姜笑道:“头次打交道,这省下来的板子便当做结交之礼,咱们都是小本营生,拧成一股绳儿,互助互利,才能走得长远。”
“正是这个理。”吴清窗点头。
胥姜又道:“况且,说不定日后我也有麻烦二位的时候,届时还请二位多多关照。”
旦泗应道:“好说,胥掌柜此次帮了我们大忙,今后有什么需要,尽管直言,定不推辞。”
吴清窗拱手:“我亦然。”
“那咱们便签契书吧。”胥姜找来文房四宝,拟了两份契书,三人签字画押,交了定钱,便算事成。
“事情已定,我们便不打扰了。”
知道二人回去路远,且都是自个料理铺子里的事务,没多少空闲叙话,胥姜便没有多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