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京都拙戏录 茵陈呀 1040 字 2024-01-02

不过李老板可没这么想。他看出了温佑棠所想,也不知是不是为了打消他走回头路的念头,立刻举起胳膊来,宽大的广袖遮住了一部分日头,将两人的头藏在了阴影里。

回去拿伞的话也说不出口了。温佑棠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静静的听李老板细讲。

李老板那同乡叫杨忠文,三十出头的年纪,与妻子杨李氏共育了一儿两女。祖辈都是坪阳乡的人,以木工为生。年初的时候,双亲病逝,这才举家搬来京城。

城西那处略为偏僻,房屋低小聚集,街巷错乱,多是贫穷百姓住处,治安也不怎么好。温佑棠虽来京城没多久,但也知道城西被称为贫民窟。

像杨忠文这类的人,并非一夜富贵,手无闲钱,靠做点小本生意养家糊口,从乡下搬来,城西是最好的去处。

偏归偏,不管怎么说,也比乡下好。这里人多热闹,生意肯定也会更好。退一万步来讲,他搬来此处,不论过的好坏,旁人都不会知晓的那么清楚。

相反,在老家乡下,大家议论起他,都会说上一句,“那某某可真是能干,举家搬进京了,可比咱们乡下人日子好过多咯……”

温佑棠和阿成在村子里住过几年,对于这些茶余饭后的谈资再清楚不过。

李老板的店铺偏城东,他那同乡住在城西,两个人过去,需要穿行大半个京城。这会儿日头正盛,大街小巷也没什么行人。

温佑棠跟着李老板躲在屋影下疾行,起初李老板还同温佑棠搭会儿话,大概是天气太过燥热,他说的口干舌燥,终于闭了嘴低头认真带路。绕是如此,两人也花费了一个时辰才到。

第1章 七步诗(二)

李老板在一处门口站定,侧身用袖口擦了擦额头的汗,“先生,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