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信一看,里面足足写了好几页纸。
云黛只看了第一句就觉得眼眶一热:
“见字如晤,见此信时,余已成阶下之囚也。
“我虽遭羁押,然外间诸事,不可一日无主事之人。余居河东凡三年,洛阳物是人非,此刻东宫未归,检视身侧,所能托付者,唯君一人。
“余既陷囹圄,周身差遣必遭褫夺,宗正寺乃部寺重责,自有少卿沿袭。临朝问政,勾当斡旋,此河南府裴耀卿事,不需汝问。
“然大尹事繁,城外灾民诸事势难兼顾。尤其沟通中外,迁易计划,计其所需,临机调配,诚须有一人为主。君曾主理成德治疫之事,洛阳救灾之策,全依君所拟方略,施行至今,绩效斐然,故此事舍君而托何人?城外之事具体分付可赖张观主出面,城内连缀,可遣郑楚为助。可虑者,米粮之调配,柴薪之分发,冬衣之取用,千头万绪,此实非张观主所能厘清,此数种须你偏劳。
“至于疫病防治之事,君胜我何止百倍,自无须我多言,惟城外灾民之事,非止数万生民之性命所系,与成德之事亦同一体,君当谨记。
“施行调配之时,若物资不支,可持此信寻裴耀卿,河南府薄有积蓄,非常之时可解缓急;薛岳与广陵会之力,如何用法,你可自酌。仍不足处,吴王府所属人手物力,君尽可调配。
“此国家多事之时,洛阳波诡云谲,虎狼之辈隐于庙堂,豺狈之徒伏于暗处,如非必要万毋亲身出面;若往城外救治灾疫,斯事凶险,尤应慎重。
“此间事了,来日方长,盼君切勿以我为念。近来昏沉,书不成字,纸短情长,望君珍摄为盼。”
后面是李禅的署名“木樨字”,云黛翻了翻后面几页,却是详细写了李禅身上的各般事务的对接人员,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