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老板一开始没把项链主人的电话当回事,等警方上门后,他就立刻想起来了。
两个人把合到的线索串联了一下,都得到了一个大概的推论。
这个项链主人,因为极端的个人主义者,讨厌死了丙。
于是教唆自己的好友甲校园霸凌了丙,还趁机录下了视频。
等到丙进入职场,遭到了乙的散布谣言式的职场霸凌后,她又趁机保留了这个新闻。
然后,她把这些证据在某一天带到邻市的网吧,匿名上网,把这些新闻发布出去后,教唆丙杀死甲和乙。
这也就是为什么甲和乙的死法一致,因为他们本就是同一个人杀的。
至于丙的死亡,大概就是另一个凶手的模仿作案。
但具体是谁,还要见到了项链主人才知道。
毕竟这些都是基于他们找到线索后的推理。
女警听到最后,意识到了不对劲:“陆小姐,你人在哪儿?”
陆怡晴想了想,觉得自己的撒谎技术明显不如小赵,不可能骗过她。
于是她坦白自己正在去找项链主人的路上。
“你还受着伤,怎么能去嘛!”女警豁然站起身,差点把笔记本电脑掀翻在警官先生的脸上。
警官先生抹了把脸,幸好自己之前天天参加特训,身法敏捷让他躲过了重达5kg的一劫。
“追她的话你连刹车都不能踩。”警官先生想起自己之前去氛围组美女家里捞陆怡晴的时候,油门踩得飞起,差点把搭档甩到挡风玻璃上。
更何况,她在a国没有合法驾照也没有执法权。
女警瞪着他:“那也不能置之不理啊!”
她说着,就要给x市警长打电话,请求支援。
巧的是,x市警长也在这个时候给他们打了电话。
电话那头的他语气沉重。
“我们可能找到那个卧底警察了。”
两个人的心都同时咯噔了一下。
警察断案认尸都要讲证据,走流程,这一点在所有国家都大差不差。
当加上“可能”这个字眼的时候,就代表了他们找到了人,但不确定是他。
也就是说,他本人,或者他的尸体,已经被折磨,或者腐烂到无法认清是本人,需要走dna对比。
果不其然。
x市警长沉默半晌,才道。
“我们跟着那辆垃圾车来到了这边的垃圾中转站。”
也真的是很巧,刚到中转站没多久,他们就看到那里的管理人员正在驱赶一群流浪猫。